梦十四支教日记-final
梦十四支教日记 - Day17
Time: 2023 - 07 - 25
Author: 赵心童
“爱在左,同情在右,走在生命的两旁,随时播种,随时开花,将这一径长途,点缀得香花弥漫,使穿枝拂叶的行人,踏着荆棘,不觉痛苦,有泪可挥,不觉凄凉。”
当6点的闹铃准时在打满地铺的教室第15次也是最后一次响起,让人不禁遐想,曾几何时,我们现今席地共眠的三分之地,还只属于桌椅的碰撞和孩子的追打。15天时光弹指翻飞,我们来也匆匆,即将去也无踪。可是--除了几间陈列改变的教室,我们还能留下什么?
多少个夜晚,就着星辉或月映,伴着田野的晚风或远方的闪电,辗转反侧,思索我们到来对孩子们的意义:教育?15天不能教授多少硬知识;视野?时不时意兴阑珊的学生难免令人挫败;陪伴?他人或可笑我们自作多情。
但当最后一天文艺汇演上大家《再见》的歌声哽在喉咙里时,映在我们泪眼里的亦是一双双泪水汪汪的小眼睛,一张张嚎啕大哭的小脸蛋。那一刻普鲁斯特式的回忆立即涌现:那早上开门时一只只呼唤着“早上好”的小脚丫,那上课时一只只跃跃欲试的小手臂,那大课间一根根肆意飞扬的发丝,那下课时一枝枝偷偷塞在我们手里的小纸花, 还有那一个个悄悄把辣条和零食塞进学校大门就往回跑的小小身影……“我不知道我将去何方,但我已在路上”,原来不知不觉间,懵懵懂懂间,我们已经走了这么远,似乎也种下了这么多的鲜花和回忆;“我们伸手摘星,即使一无所获,也终将着陆星辰之间”,原来只要怀揣真诚的爱与共情,只问耕耘,无问西东,就能激发心对心的共鸣,给他们带去星星点点的欢笑与一段或可留恋的回忆,这种感性的经历对于理科生来说着实有一点不可思议,但足以会心一笑,既然无法太扩充他们知识的深度与广度,那就唯愿他们保持现今的热情与快乐,在这田野与田野间向阳生长,延续他们那仿佛无惧风雨的蓬勃生命韧性。
最后一个孩子的背影消失在转角的玉米地里,学校锈迹斑驳的大门吱呀再次关上。“轻轻的我走了,正如我轻轻的来”,除了早起时踢进鞋袜的砂石,除了翻炒时溅在T恤上的油渍,除了深夜备课时荣膺满身的蚊子包,我们收好行囊,带着充斥着孩子们和我们言笑晏晏的回忆,带着对他们的牵挂和期许,即将踏上新的旅程,既心满又意足。








